•HOME >專欄文章 >為什麼學琴不為比賽

 
 
 
 
他 告訴了我們什麼?  
為什麼學琴不為比賽  
關於音樂教育與音樂比賽  
公館國小音樂班20週年  
音樂班20年•我們的期待是什麼?  
文化創意產業(二)三義木雕  
文化創意產業(一)苗栗柴窯  
縣立國樂團的願景與目標  
香港中樂團胡琴傳統藝術與環保  
學音樂的孩子 從雲端掉入谷底  
  <列出所有文章>
為什麼學琴不為比賽  
  更新:2010-07-16  
     
 

文.婉玲  摘自89517日聯合報

      對孩子來說,學琴的最高境界是什麼?參加比賽,出國表演當然令人興奮,如果孩子得到的是虛榮,而不是直接從音樂得到喜悅,那有何益?

      三年級下學期,弦樂團集訓發表會前夕,小喬告訴媽媽:「媽媽!我們拉得很好喔!你一定要來聽。」媽媽好奇地問:「什麼曲子這麼好聽呀?」小喬得意又神秘地說:「到時候你就知道了!反正就是很好聽。」

      當小喬的媽媽告訴我這番話,我不禁從心底泛起深深的甜蜜與欣慰;因為我看到當初排除萬難組團的理想,已經悄悄的結果了。

      我一直想要真正為孩子組一個樂團,它不為比賽爭光而拚命練習,壓榨孩子的時間精力,也不讓孩子因為學樂器而成為大人炫耀的工具。剛當老師時,我也曾壓榨孩子去比賽,得到第一名再來炫耀;天真的孩子也是很高興的,但他們是為第一名高興,為慶功宴高興,以至於忘了愁眉苦臉的練習。在國外進修期間;看到許多孩子沉浸在學音樂的愉悅中,我不禁為當年的得意感到汗顏;表面上我的優秀帶團成績令人驕傲,其實帶給孩子的只有功利教育,音樂教育卻是徹底失敗,因為他們並非快樂地享受自己演奏的音樂,永遠練習超出自己程度的樂曲,靠不斷反覆的折磨以達成要求。

      當孩子學習樂器時,父母要跳出一個迷思;有成就感,孩子才願意學習,這句話並沒有錯,但問題出在這份成就感要來自於孩子對音樂的成就感,而非父母對外在表現產生的成就感。如果一個孩子演奏的音樂其實不具專業水準,也不夠格參加比賽,但他就是很享受,這才是學樂器的最高境界。我的團內有家長希望將小孩轉到另一個團,因為那個團比賽名次很好,又可以出國表演,學校比較重視。

      話說回來,小喬神秘兮兮的賣關子,其實就是卡通歌曲「美女與野獸」。當我告訴小朋友要演奏那段茶壺媽媽唱的歌,他們早就期待不已,等到譜一發下去,練習的那股認真勁兒,任誰看了也會微笑起來;我也沒料到才學了半年的小朋友會有如此快速的練習效率。當優美的前奏響起時,小朋友眼睛亮了起來,聚精會神的演奏,我完全與他們沉浸在美好的時光中;走音與不整齊?這一點也不重要了!……樂曲在一個長音符中停止了,所有的小朋友都停止了動作,捨不得聲音就這樣消失,隨著我放下的手,孩子們緩慢放下他們的琴。沒有人說話,我訝異,但被他們的氣氛感動了。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練習,我感謝孩子用他們不純熟的琴藝,也能讓我如此享受音樂,只因為他們如此沉醉。

      我不知道我的理想,還能讓這個樂團持續多久,支持的家長有時也無法免去世俗的眼光,一直希望樂團有所表現;會的!持續不斷的鼓勵及肯定,加上美妙的音符,會讓孩子喜愛音樂的心不變,總有一天他將會表現出成果來。所以,親愛的父母,您的孩子正在學樂器嗎?請別急著想看到孩子學會什麼傲人的技巧,讓孩子先享受自己演奏的音樂吧!

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
  我的購物車  
 

查看已經訂購之購入清單

 

 

  近期演出活動  
 
黃梅行
2×8的對位
民謠樂章舞傳藝
  列出全部活動>>
 
 
線上音樂廳樂曲欣賞  
1. 八音起鼓
2. 五更鼓
3. 六月茉莉

4. 相聚歡